台灣基本工資還有上調空間





趙文衡
蘋果日報,2016年5月2日







圖片來源: PIXABAY



近來國際上出現一連串的提高基本工資的風潮。美國加州與紐約州通過逐步調漲最低時薪至15美元;英國政府4月起調高最低時薪,從每小時6.7英鎊調高至7.2英鎊。韓國今年度也大幅提高最低薪資。我國基本工資已屬偏低,今年更因與經濟成長掛勾,使得加薪無望。然而,國際上卻紛紛在經濟成長不佳時提高基本工資,值得我國深思。


我國目前最低月薪為20008元,時薪為120元,低於其他相同經濟發展程度的國家甚多。以韓國為例,韓國2016年最低薪資調漲8.1%,月薪約達35500元台幣,時薪則為170元台幣,明顯高於我國。韓國人均GDP較我國為高,薪資水準自然較高,若考慮此因素,我國月薪至少也需達到28500元才能與韓國匹敵。若再將物價與匯率差異納入考量,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我國最低月薪至少需調高至22500元。


在我國93個次產業中,非管理與技術之藍領勞工平均薪資低於3萬元的產業共有15個,其中11個為服務業,包括餐飲、保全、美髮、廢棄物清理、零售等。另外4個屬於製造業,包括成衣、木竹製品、家具製造業、及其他製造業。在各業中,又以餐飲業薪資最低,平均薪資約20605元。


調高基本工資會不會影響企業營運或對經濟發展造成衝擊?對於那些高薪雇用勞工的企業,其薪資早已超越最低薪資甚多,故不會受到調高最低薪資影響。可能受影響的是雇用勞工多數為低薪人員的企業。在此族群中,又可區分為高獲利的企業及低獲利企業。以前者而言,此類企業員工多為低薪勞工,但整體企業獲利卻很高(例如某些超商、保全公司、看護中心、連鎖餐飲店等),提高最低薪資只是讓其獲利的一小部分給員工,對其營運與競爭力不會有影響。


至於低獲利並雇用多數低薪勞工的企業,提高最低薪資對其衝擊最大。由於其獲利本來就低,勞工亦多領最低薪資,提高最低薪資可能會增加其人力成本,甚至可能因此面臨倒閉。然而,這種靠壓低勞工薪資存活的企業,基本上是以勞工薪資做為其獲利來源,不論從競爭力的角度或公平正義的角度都不值得鼓勵。


反對提高最低薪資者的最主要的立論是如此將會增加企業成本,不利國際競爭。但以犧牲最低薪資階級來成就經濟發展完全沒有正當性,而且也不可能藉此就能獲得競爭力。


對於服務業而言,多數企業僅經營國內市場,即是有外國企業進入,同樣需要面臨相同的薪資環境,不會因調高基本工資而產生競爭力不足問題。對於製造業而言,其競爭者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薪資環境,提高最低薪資,的確會使一些低薪企業的人力成本增加。然而,根據數據顯示,製造業的低薪產業產值與雇用人數皆不高,且這些產業中不一定全是低獲利廠商,對台灣整體國際競爭力影響不大。


同樣的,在服務業低薪產業中,亦有許多是高獲利的企業,提高最低薪資對其影響不大,僅一些低獲利企業則會受到影響。例如眾多小吃餐館,其獲利本已不高,若再提高最低薪資將更進一步侵蝕其獲利。以一個雇用3個員工的小吃店而言,若最低薪資增加2000元,一個月的整體人事成本則多出6000元。此一成本要吸收或轉嫁並不困難。


故而,適度調高基本工資對經濟的衝擊不大,不須擔心會因此喪失國際競爭力。根據研究,提高最低薪資有助於國內消費,因而會增加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它將有利於國內經濟加速轉型至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我國薪資水平本來就低,建議政府可以根據國內生活條件與國際水平先一次(或分次)將最低薪資提升至滿足點,然後再根據經濟成長與通膨逐年調整,以使國人均能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


蘋果日報原標題: 調高基本工資 台灣落後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