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短缺對台廠是商機也是危機





趙文衡
聯合報 2021年2月9日







圖片來源: Pixta



近期國際半導體缺貨嚴重,身為晶片生產大國的台灣,成為各國尋求協助的對象。當全球都在搶奪台灣生產的晶片同時,也引發過度依賴台灣的省思。此一省思是對台灣半導體地位的一次檢驗,台廠是否能順利協助各國度過危機,攸關各國在危機過後對半導體產業的布局,也會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生態。


有國外的評論認為,全球依賴台灣半導體已達危險等級。看到這樣的評論,筆者一點都沒有感到欣喜,反而冷汗直流。這次晶片短缺被視為「危機」,對台灣的依賴被視為「危險」,表示在危機過後,各國就會尋求避免危機再次發生的方法,降低對台灣在晶片上的依賴,最後免不了走上晶片自主生產的路尤其是歐盟,歐盟一直在尋求關鍵零組件上的自主生產,先前大張旗鼓的建立鋰電池工廠,此次危機發生後,半導體可能成為下一個自主生產目標。


當然,儘管各國追求自主生產也不一定能撼動台廠在半導體的地位,但正如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曹世綸總裁所言,當產能不足情況發生時,其他國家可能會質疑台廠壟斷市場,而透過非經濟手段施壓。這些手段未來同樣可能運用在扶植本土廠商、阻斷台廠競爭上。因此,若晶片危機持續下去,對台廠而言也會是一項危機,將不利於中長期發展。


台廠需成為相關產業供應鏈中的「可信賴夥伴」,當其他夥伴有急需時,台廠都能即時為他們解決問題。儘管此次車用晶片短缺的發生,主要原因是需求端未能即時建立庫存,與台廠無關,但既然台廠已經上升到供應鏈的關鍵位置,就必須扮演好此一位置的角色,不能讓其他供應鏈夥伴因供給不足而無法運作,這樣負責任的態度才能讓台廠穩坐寶座而不墜。也只有這樣,各國才能「放心的依賴」台廠,而不會想要尋求其他降低對台廠依賴的方法


許多策略家想要利用此一時機獲得一些額外的利益。在筆者看來,台灣的策略只有一個,就是盡全力滿足各方需求,使危機盡早落幕,並尋求防止危機再次發生的方法,例如,關鍵半導體廠商可以建立備用產能,才能使台灣成為解決全球半導體問題的唯一方案。


聯合報原標題: 晶片解圍 讓世界放心依賴台灣


相關文章 :

讓台積電供應鏈尬紅潮

尋找下一個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