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研究


全球化/台灣經濟/兩岸關係/FTA


  • 台灣經濟
    • 經濟政策
    • 能源與勞工
    • 金融財政
  • 全球化
    • 全球化貿易戰
    • 全球化危機
    • 新經濟
  • 自由貿易協定
  • 兩岸關係
  • FTA警示站
  • 回首頁

晶片短缺對台廠是商機也是危機





近期國際半導體缺貨嚴重,身為晶片生產大國的台灣,成為各國尋求協助的對象。當全球都在搶奪台灣生產的晶片同時,也引發過度依賴台灣的省思。台灣的策略只有一個,就是盡全力滿足各方需求,使危機盡早落幕,並尋求防止危機再次發生的方法。


more

拜登氣候政策 點燃美中新戰火





若中國無法實現拜登的減碳要求,拜登同樣可以援引301條款,對中國特定產品課徵高額關稅。與川普的貿易戰不同的是,這些因氣候變遷所加徵的關稅不會是全面的,僅會限定於某些高排放的產品。


more

中歐投資協定開啟美中角力新回合





中歐投資協定於日前敲定,引起美國很大的反彈。這是北京利用美國政權交替期間,對華盛頓中國政策的直接挑戰,美中角力自此進入新的回合。下一個戰場將會在CPTPP。


more

疫情再起 新冠肺炎專題





進入秋冬,新冠疫情再起,鑑往知來,過去一年的不安是否會再反覆發生,讓我們藉由回顧新冠疫情發展,展望台灣在疫情再起下的可能處境。


more

熱錢湧入 台灣經濟面臨泡沫化風險





台幣今年以來升升不息,早先是因實體經濟的成長而升值,但近幾個月熱錢成為突破防線的主力。台灣因為經濟表現亮眼而成為全球熱錢的目標,但以目前經濟成長幅度還無法支撐這樣的匯率。熱錢湧入將使台幣過度升值,造成對未來經濟的重大挑戰。


more

減免傳產稅負 化解RCEP衝擊





儘管台灣傳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它在市場的表現卻受到FTA所扭曲。在此情形下,政府有必要出面導正。建議政府能給予受害傳產營所稅減免,直到台灣被納入區域整合為止,以免因扭曲的FTA結構,使市場喪失一個品質優良的來源。


more

RCEP的衝擊在中日韓





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於日前簽訂。它的簽訂對台灣的影響眾說紛紜,多數認為RCEP主要衝擊我國東協市場,但如果仔細推敲,可以發現RCEP真正對我國產生影響的不在東協,而在中日韓間新建的自由貿易關係


more

尋找台美BTA的談判共識





為了減少兩國未來可能的貿易摩擦,台灣必須與美洽簽BTA。但筆者擔心,若雙方對事實認識不清,容易在洽簽的過程中造成齟齬而損及兩國友好關係,故在此針對一些談判前須具備的觀念做一釐清。


more

兩岸科技業決戰蘋果供應鏈





在蘋果的促成下,立訊併購緯創在昆山的工廠,藍思併購可成在泰州的工廠。代工蘋果產品原是台灣科技業的命脈,如今蘋果刻意扶植紅色供應鏈,兩岸科技業進入正面對決。


more

高階核廢料送國外處置 可能嗎?





我國人口稠密,很難找到沒有居民反對的地區做為最終處置場,要在國內設立一座高階核廢處置場困難重重。那麼,有沒有可能將高階核廢料送至他國處置?目前國際間確實存在將高階核廢料送至國外「處理」,處理過後還需送回原國家「處置」,但是否能直接送至國外「處置」?有國家願意接受嗎?


more



最新文章



晶片短缺對台廠是商機也是危機



台灣的策略只有一個,就是盡全力滿足各方需求,使危機盡早落幕,並尋求防止危機再次發生的方法,例如,關鍵半導體廠商可以建立備用產能,才能使台灣成為解決全球半導體問題的唯一方案。



拜登氣候政策 點燃美中新戰火



在拜登的氣候政策中已埋入了幾個引發與貿易戰一樣效果的衝突因子。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出口貨品若生產過程中產生高密度的碳排放,所造成的外部成本美國也需支付。



中歐投資協定開啟美中角力新回合



台灣因為經濟表現亮眼而成為全球熱錢的目標,但以目前經濟成長幅度還無法支撐這樣的匯率。熱錢湧入將使台幣過度升值,造成對未來經濟的重大挑戰。



熱錢湧入 台經濟面臨泡沫化風險



台灣因為經濟表現亮眼而成為全球熱錢的目標,但以目前經濟成長幅度還無法支撐這樣的匯率。熱錢湧入將使台幣過度升值,造成對未來經濟的重大挑戰。



減免傳產稅負 化解RCEP衝擊



儘管台灣傳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它在市場的表現卻受到FTA所扭曲。政府有必要出面導正,給予受害傳產營所稅減免,直到台灣被納入區域整合為止。



RCEP的衝擊在中日韓



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於日前簽訂。它的簽訂對台灣的影響眾說紛紜,多數認為RCEP主要衝擊我國東協市場,RCEP真正對我國產生影響的不在東協,而在中日韓間新建的自由貿易關係。



了解全球化



全球化對台灣經濟的挑戰與衝擊



全球化是近二十年來國際經濟上的一個最顯著而重要的現象。在科技進步一日千里與各國紛紛採取自由化措施的潮流下,阻礙金融、貨物、人員、資訊流通的藩籬逐漸消失,貿易與金融商品於國際間流動的數量因而快速增加。​.



全球化與經濟危機



從1990年代始,全球化速度加快,學界對全球化的討論也日益增加。儘管之前也有一些對全球化持負面態度的論點,但一直要到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時才真正喚起人們對全球化負面效應的注意。



從反全球化浪潮看全球化分配問題



究竟為什麼會有反全球化聲浪的出現?全球化過程中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引發如此眾多的不滿?在這裡,我們先要確認一個事實是,不論在一國國內或在國與國之間,全球化都造成貧富差距的擴大。 ​



全球化繁榮



由一九九七年的東亞金融危機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化危機的殺傷力。但是在另一方面,大多數東亞金融危機的受害國都展現出驚人的復原能力。這讓我們懷疑是否全球化有一股內發的力量可以協助經濟體由危機中復原?



因應全球化的新策略



在全球化時代,企業需要廣泛的運用全球資源,故在做法上,勢必將不同的商業運作分散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全部集中在台灣所創造的附加價值,絕對不如分散到世界各地的價值總和,而且永續性也絕不如後者。



服務全球化



許多服務業傳統上被視為「非外貿」部門,買家或賣家通常需地理上相互鄰近並需面對面接觸,例如美容理髮、法律或房地產服務,若要出口這些服務需要付出相當高的交易成本。



低薪問題



基本工資調升對物價影響有多大



本年度基本薪資調升日前拍板,月薪與時薪調整幅度分別為5%與7.1%。一如往常,民眾又開始擔憂是否會引起物價上漲。儘管政府毎年度均表示影響不大,但一樣無法平息各界的憂慮。



台灣低薪問題為何無解?分配才是真正關鍵



台灣近十幾年來經濟成長雖然減緩,但大部分成長的果實並未分配給受薪階級。若以實質薪資來看,工業與服務業全體薪資尚微幅衰退0.6%,雖然勉強反映了物價,但完全沒有反映經濟成長。



為員工加薪 服務業才有未來



儘管日前行政院宣布為軍公教加薪3%,但就業人數占六成的服務業才是提振整體薪資的關鍵。要先解決服務業薪資問題,台灣低薪問題才能有解。



低薪讓經濟成長失去意義



一直以來,我們窮盡所有方法,動員大量政府與社會資源,追求經濟成長,目的只有一個,而且是唯一的一個,就是要提高人民福祉,而不是為少數人累積財富。



為何越創新薪資卻越低?



假設有一場競賽,要比一比誰能發明一種創新模式,可以創造更多低薪的工作。這個比賽明顯違反常理。即使真的有人設計出這種奇怪的創新模式,真的能在真實市場裡應用嗎?



低薪服務業應率先加薪



服務業在薪資水準上具有定錨的效果。製造業基層員工薪資通常是以服務業為基準而往上加成,服務業薪資增加將帶動其他產業薪資成長。



台灣基本工資還有上調空間



適度調高基本工資對經濟的衝擊不大,不須擔心會因此喪失國際競爭力。根據研究,提高最低薪資有助於國內消費,因而會增加就業機會。



揪出台灣薪資低落的元凶



2001年至2014年,台灣實質GDP成長71%,但實質薪資卻下跌2.6%。表面上的原因當然是經濟成長的紅利不成比例的分配給股東而非員工,但實際上的因素則更為複雜。



非核家園vs.以核養綠



大選後台灣能源政策的走向



政府不必拘泥於2025年目標,儘早火力全開發展非變動性再生能源,這樣不但可以解決再生能源不足性問題,也能讓整體社會早日脫離反煤的抗爭。



專業安檢才是核四問題解決之道



公共工程安全品質的需要專業人士以科學技術認定,不能將此責任透過公投丟給人民。交付公投反而可能會使一座不安全的公共工程藉由民粹而復活,或使一個原本安全的設施因公投過程的抹黑而遭廢除。大巨蛋是如此,核四也是如此。



反煤廢核民意消長 影響電力未來



自從去年底大選與公投以來,民意對煤電與核電的態度明顯展現出不同的消長。「反燃煤電廠」公投的終極目標即是要達到「非煤家園」。反煤已擠下廢核躍居主流民意。



建立對再生能源的正確觀念



近來社會對於缺電問題掀起熱烈的討論,但重點卻放在煤電與核電,綠電不是刻意被忽視就是被錯誤的貶抑。事實上,再生能源才是未來成長最快的主流能源。



綠電不到位 經濟拉警報



日前蘋果等國際大廠要求供應鏈使用再生能源。國內綠電發展還未到位,台廠要達到目標還很困難。蘋果為台灣資訊科技產業最大的客戶,各界應有所警覺而提早因應。



企業的能源憂鬱症



台灣是全世界發展再生能源最不可能失敗的國家之一。台灣有得天獨厚的太陽與風力資源,有先進的科技與優秀的人力資源,只要政府的政策獎勵與民間的支持,發展再生能源自然水到渠成。



全球政經研究




✉Contact us

© 2019 全球政經研究 版權所有